发布时间:2025-10-15 18:06:58    次浏览
编者按:为让主网与甘孜、石渠、康定、泸定、雅江、九龙、道孚、炉霍和得荣9个县相连,提高藏族同胞的用电可靠性,来自于国网四川电力系统多个单位派出精兵强将出征甘孜。他们在这里克服高海拔、缺氧、道路艰险等多种不利因素,就是为了尽快让这里藏族同胞尽快用上电,用好电。5月22日,笔者来到了位于甘孜县城的110千伏甘孜—色达输变电工程,四川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德阳监理处项目部,这里平均海拔3400米。每天他们都会到不同的施工地点进行现场监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推进。“每一项工程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科学组织施工的同时也需要严格进行监理。 我们的监理人员每一天也要攀爬无路且险峻的大山进行旁站巡视和监督,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进行监督同时撰写监理日志。”110千伏甘孜—色达输变电工程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胥宗海如是说。在一项工程中,监理工作是不可或缺,要对质量、安全、进度可控、能控、再控,因此跟班监督、巡视检查等工作必不可少。宋欢,来自于川电监理德阳监理处监理员今年24岁,是个标准的90后。这位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从今年甘孜—色达输变电工程开工以来就一直驻扎在位于甘孜县的监理项目部。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是浑身透出了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向我们讲述到:“有一次他和同事们经过10个小时才完成了对一基海拔4600米铁塔的检查工作,面对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寸草不生的道路,他们只能手脚并用慢慢的往上爬。他讲起这些的时候,倒是显得很是轻松,可是我们却听得毛骨悚然。深深的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却轻描淡写的说:“我们的工作不算辛苦,每天在这里的施工人员才是真正的辛苦。他们将每天面对这样艰险的道路运送材料参与施工,他们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当我问起他今年来到电力天路工作多长时间了?宋欢呆呆的望了望电脑屏幕回答说已经有2个月时间了,期间还没有回过家。我问他想家吗?说到这里他沉默了片刻,说想怎么会不想呢!就在这时候,一辆其他项目部的工程车载着轮换回德阳休息的人员缓缓地使出项目部大院的时候,宋欢望着远去的车辆出了神。“你一定很想家了吧?”我打断了他的思绪。这时宋欢才回过神来继续说道,由于我们监理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其他项目一样每隔20天左右可以回家休整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跟随工程常年驻扎在施工现场。一年难有两天相聚。“那你想媳妇儿了怎么办?”我继续最问到,宋欢为难地说,每天他都会用手机把思念与爱,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让远在家乡亲人放心,自己在外工作,一切都好,让自己的家人不要牵挂。当说起自己的妻子郑羽时他露出了傻傻的微笑,此时,他下意识掏出了自己的手机翻出了妻子的照片,一面看得出神,一面却把手机拽得紧紧的,生怕谁把它的手机夺去似的,我知道这时他心里肯定不好受。过了片刻他努力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对我们说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父亲,而身怀六甲的正在妻子需要自己细心照料的时候,自己却离远在老家什邡800余公里的甘孜工作现场,其实早在公司安排宋欢来甘孜项目部工作前夕,妻子就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但是,宋欢反复给妻子讲述藏区老乡生活的地方由于常年停电导致生活十分艰辛,所以建好“电力天路”,对藏区老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后来妻子慢慢的理解了他的工作,并对他说好好干吧,争取让藏族老乡早日通电,我们才好早日团聚。由于宋欢还需要坚守“电力天路”一线,目前家里的事情全靠父母和自己的妻子操劳。而他在藏区工作的安危也成了家人最大的牵挂,说到这里他突然有点哽咽了……据了解,自2013年由德阳公司建管的甘孜电力天路工程开始后,该处(川电监理德阳监理处)共计派出32人,前往甘孜地区参加电力天路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 由于监理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能像参建人员一样能够及时轮换。但是,我想正是有了这一群默默奉献和付出的人,才能保证电力天路工程安全稳定推进。此时,我的耳边好像突然想起那首熟悉的旋律:“你会到工地看我吗?在我十分想你的时候,我们每次战斗的地方,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无人区湿暗的帐篷里,我常傻傻想你微笑的样子,每个应该浪漫的日子,我们相隔千山万里,我们放弃太多的时候,都在书写电力的传奇。”其实,在电力天路援建的施工工地还有许许多多的这样默默工作的人,也许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正是有他们这样的付出才保证了电力天路工程各个环节顺利运转,让我们为他们的默默的付出点赞。